寻访亲缘谋生马来西亚包包市场的踪迹
南洋纪行(上)
原创作者:林位民
二00一年的七月,我第一次赴马来西亚探亲,选择的是自游行。飞机到吉隆坡的上空时,天已经黑了,往下俯瞰,只见闪烁的灯光,望无边际。这时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
下面这块狭长而附有岛屿的土地真是那么神奇吗马来西亚包包市场?我的家乡人祖祖辈辈对这里为什么那么心驰神往?为什么成了我的家乡父携子、兄带弟、叔牵侄、乡亲领乡亲一起来寻梦、追梦的地方?我的二伯父和三伯父为何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和后,分别加入了这个寻梦的行列。
飞机降落了,在吉隆坡机场的出关口,才知道从广州白云机场同机的二十多人都是从国内赴马探亲而选择自由行的,结伴的都在分别操着广东话、潮汕话、闽南话、客家话和海南话边走边说。我从而遥想,当年来这里寻梦的华人,不正是操着这几种语言吗。
在机场的出口,看到外面多人在举牌迎接国内的亲人,迎接我的是两位堂姐,是我三伯父的女儿兰春和兰琴。她们夫家祖籍分别在文昌的会文朝奎云氏和仙昌南畔龙氏,她们前十年回来见过面,不需举牌,她们接我到兰琴姐的二儿子那里,这外甥在吉隆坡有一房子,他从外国留学回来,在法国一个会计师公司任职,薪水较高,上班就在双子塔大厦上,第二天在吉隆坡的游览是他当导游。
第三天我们就一起坐大巴车到怡保兰琴姐的家,她与大儿子同住。怡保是排在吉隆坡、槟城和新山之后的第四大城市,因生长一种叫做“怡保”的毒树而得名。是由于盛产锡矿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这个城市华人特多,占百分之九十五。同村乡亲早就来到这里谋生了。我的三伯父也就来到这里,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靠打工养家糊口、靠打工寄钱回乡,在这里度过了一生。
今天的怡保,锡矿资源已经枯竭,但已成功转型了。举目四顾、群山环抱、坑坑洼洼的矿景早已整治而成旅游景点,尚见旧街道纵横交错、两边骑楼相对、地道的南洋风情。在旧街道,有一条叫做“二奶巷”,佐证了怡保当年的辉煌。相传是男人有錢就变坏。由于锡矿的开采,多数矿主赚得盆滿钵满,一些矿主不懂学乖,养起二奶,并相对集中居住在二奶巷。但在距二奶巷不远处,又见大奶巷和三奶巷,这我就搞不懂了,原来是人们对“二奶巷”的说法充满了遐想,其实这不是坊间所传“富商们的温柔乡”,而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大矿家富商姚德胜送给二老婆(广东话“二奶”)用来收租的一百多米整列商铺,就连“三奶巷”及本无人知晓的“大奶巷”这些整列商铺都是姚德胜买给三老婆和大老婆的,可见锡矿开采确使个别矿主富甲一方,这三条巷也成了怡保的奇葩.
在火车站再也见不到忙碌的景象,但火车头酒店的欧式而有规模的建筑,也可以想象当年的繁荣。这酒店是当年怡保的顶级酒店,我的三伯父就是在这火车头酒店里打工,当年在酒店打工的一位上了年纪的乡亲告诉我,说这酒店房客多为英国佬和矿富商,我伯父懂英文、是这间酒店的工头,薪水高但没有小费,这酒店当年生意兴隆,小费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工头不过是称呼好听一点而已。我在酒店楼道上徘徊,见物思人,感慨万端。想起伯父几十年来对在家亲人的照顾,对我这位不曾见面,只是意念中的侄子更是关爱有加,又是寄钱、又是寄物。然而他涌泉之恩,我滴水未报,今依然伤怀。
赴马之前,我在家中的旧箱里无意中见到一张特别的牛皮纸,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伯父从这里(怡保火车头酒店)寄物的包裹纸。上面标明寄回衣二条、面袋八个、布二码、鱼油丸一罐,还有中国海口海关的验讫印章。一张旧纸,记载着浓厚的亲情,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面粉袋是很耐穿的布料)。我今恰身在酒店,不禁缅怀那已经远去的温暖,感悟着似水流年岁月的斑驳。
我还得知,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会文伟昌人林灏熙在马来亚的铁路修筑时发明了用枕木代替钢筋水泥的枕马,适合近赤道的气候条件,既提高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深得英国工程师的赏识,故获得了英属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所有火车站餐饮业的经营权。据说此后林灏熙接纳了一大批又一大批来南洋的会文白延乡亲,安排他们在铁路服务业工作。我三伯父选择在这火车头酒店一干就是几十年,从不挪动,肯定与同乡白延同宗林氏的林灏熙有关。
当年来怡保谋生的同村乡亲很多,他们闻知故乡来人都纷纷上门相见,我也走访了距我住处不远的几家。我听他们讲怎样来南洋的故事,他们多数是打工或经营小生意,有些人还住在铁皮屋里,手头宽裕的人并不多。我还在老街的农贸市场,见到一位卖芭蕉叶讲海南话的女摊主,她说家乡来信了,要她寄钱回整祖宗屋,令她难受好几天。只因为年年都寄批回家乡,家中亲人以为她有钱而开此大口。真想告诉他们,我卖芭蕉叶给人家包粽子能赚几个小钱?她苦笑着说,又不能将芭蕉叶当钱寄回去,就让家乡亲人说她吝涩和抠门吧。
在这个国度,想过好日子,要么是读书取得高学历、进入大公司、当高级白领。琴姐的大儿子就是总部在怡保、主要经营棕油和橡胶的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收入较高;要么是生意经营有方,如同村的家在十八行的林日荣,他1996年回过家乡,轿车进村,鞭炮响过,乡亲们接踵而至,一时门庭若市。他给乡亲散发的不是番饼,而是拿出一大沓人民币,一百元一百元的散发。家乡都在传扬,这位番客真有钱且大方。我上门拜访他时,还对他赞美此事,他是很爽快的人,说几十年来不回一次家,见到场面那么热烈,真是高兴又激动,能有多少次对乡亲当面给钱的机会。嫂夫人在旁边说,他发他包里几千块錢完了,还找我要。我来到这里才知道他家经营一个工厂,可谓“千金散尽且复收”。他家境殷实,应是中产阶层了。
除了读书和做生意,马来西亚包包市场你要想从军或从政求出路,那机会微乎其微。军队实行十年志愿兵役,十一、二万人的军队里非马来人不到一千人,有人说华人不到五十人,有人说华人不到三十人。从政的机会更少,如录取警察,非马来人只占百分之五。又如政府规定,政府发展工程的承包者百分之九十五必须是马来人,但中标后的马来人为了坐享其成,多是请华人来顶替,唯一不顶替的就签名领取工程款了,给实干工程的华人多少,那是两者之间的事了。要是马来人耍花招,华人也只自认倒霉,除了说以后不跟你玩了,没有其他办法,因为马来西亚宪法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了马来人至上。尽管华人掌控着经济命脉,但政府规定在华人的机构中必须安插百分之三十的马来人,华人机构即使不满,也不得不安排百分之五以应付。所以这里的乡亲无不感叹自己的二等公民身份。大势就是这样,郁闷也没有用。他们的想法是全力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要么出国留学不回来(据统计华人迁出已近二百万);要么回来到大公司领高工资;或者经营好自己的生意就是了。
原创作者林位民
文昌会文镇湖丰村人
海南省农垦中学退休高级教师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一】会文街头才艺"超级帅哥"组合,好听至极了连听十遍百听不厌!
【二】【助农】海南文昌莲雾,水果中的玻璃与隗宝!顺丰包邮!
【三】中篇纪实小说│詹开樑的人生片断(十六)-- 侯天仁老师
越看越有料!
创造最好吃,最健康
舌尖上的文昌美食生活频道
文昌馆
Hello,伙伴们
会文网
乡音乡情 文化韵味
Hello,伙伴们
< END >
整理编辑/叶世先┊运营支撑:文昌百姓网版权归原创作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微信:gaoshuangm
戳下面的原文阅读,更有料!